902018年11月16日,在霏霏细雨中,我从快递处扛回一箱书,是韩松寄来的一套他的最新精选文集。扫了一眼,见到其中一本叫做《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》的书,一下击中了我的心扉。…
2018年11月16日,在霏霏细雨中,我从快递处扛回一箱书,是韩松寄来的一套他的最新精选文集。扫了一眼,见到其中一本叫做《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》的书,一下击中了我的心扉。
(韩松寄来的作品精选集)
我一生死过三次,家属三次得到我的病危通知书,有一次心脏停跳了一分多钟,有过"灵魂"出窍的濒死体验。活过来后,就不太怕死了,越不怕死,越不得死,而且,还越活越起劲,我还真不知道,上苍一次次让我活着,不让我死,究竟是为了什么?
读韩松的文章,最有趣的故事,会引起你的联想,使你思索人生,思索社会,思索自然,思索人的未来。指不定文章中的哪句话,小说里的哪处片段,让你对事物的认知会提上一个层次。
韩松的这套文集,包含再版的长篇小说《红色海洋》及《火星照耀美国》,还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《苦难》和《冷战与信使》,《苦难》是新作,大多还没有正式发表过,《冷战与信使》包含了韩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《再生砖》,成名作《宇宙墓碑》等中短篇小说;《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》是一部随笔杂文集,还有一部诗选《假漂亮和苍蝇拍手》。
长篇小说《红色海洋》、《火星照耀美国》及《宇宙墓碑》,我反复读过多次,并在我写的《韩松评传》中极力推荐。《再生砖》,我曾在"京东文学奖"的终评会上用重庆话朗诵,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,听众为此落泪的也大有人在。
不过,韩松的科幻小说,在中国读者中,褒贬不一,分歧很大。韩松的小说,爱的人爱得不得了,恨的人恨得了不得。我听一个权威人士说过,在一次评委会上,有人将韩松的科幻小说"一言以蔽之":"脏!"
说实在的,我最初看韩松的小说,也被其中的生殖器、强奸之类的污言垢语吓了一大跳,经常习惯性地闭上眼睛,不忍卒读。可是,睁开眼睛,多看几遍,就感到了美,脆异而华丽的美,思维之美、哲理之美、科学之美。
认识这种美,是需要时间的。文学界,首先认识了这种美,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说:"韩松以难能可贵的认真和执着坚持写作了几十年,他的小说诡异而华丽,深沉而热烈,实在别具一格,为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。"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在京东文学奖评委会上,盛赞韩松的科幻小说,并说她要推荐给她的学生看,评委会并以全票通过给予韩松的长篇科幻小说《驱魔》以京东文学奖科幻类图书大奖,获奖金20万元。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会也一致通过,给予《驱魔》长篇小说金奖。
在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上,一群中外"韩粉"集体用中文和外文诵读了韩松的语录,其中有因研究韩松作品而成博士的姜振宇,吴岩的意大利博士研究生彩云,她正在做研究韩松的博士论文,还有日本研究韩松的学者立原透耶教授,台上站了一大片。深情的诵读让全场观众感动。
韩松的作品有什么迷人之处呢?评论者给韩松的作品戴过不少高帽子。有人说,韩松的作品是"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,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","华人世界反乌托邦的新长征",这些都有些道理,但是,我总觉得有些牵强。
其实,韩松的作品就是韩松的,谁也不是,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。你在文学上找不到相似的类型,有人说他是后现代主义的,但是,后现代主义是以否定一切事物意义为特征的,而韩松的作品却往往是"有意义"的。你在科幻中也找不到相似的类型,韩松的作品风格,不同于科幻诞生二百余年来中外任何一部科幻小说。
那么,韩松的作品究竟是什么?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科幻理论研究者,只是一个传记作者而已,拿不出答案。我想听听韩松自己怎么说,于是,我通过微信釆访了韩松。(董仁威)